非標自動化設備的定義是用戶定制的、用戶唯一的、非市場流通的自動化系統集成設備,由按照國家頒布的統一行業標準和規范制造的單元設備組裝而成,根據客戶的需求進行開發、設計和制造。不同類型的客戶有不同的技術要求。
非標自動化設備的開發更依賴于設備設計工程師的經驗:對客戶需求的分析和理解、產品生產過程的分析、自動化動作的分解以及工程師設計經驗的積累。經驗的積累不是一天的工作,這就決定了非標設備設計投入的人力成本較高。
但也給非標自動化企業帶來了不可替代的競爭優勢。
所謂“機器人自動化”,是指以多關節工業機器人為中心實現工業自動化生產的模式。與傳統的非標自動化生產設備相比,有其獨特的特點。了解這些特點,充分發揮機器人的優勢,是非標自動化工程師一直想知道的。
機器人自動化帶來了非標準設計工作量的大幅減少,復雜的自動化功能只有通過合理設計抓手、著裝和一些相對標準的外圍設備才能完成。這使得企業能夠以同樣的人工成本完成更多生產線的設計、安裝和調試,實現企業的規模擴張。
有非標設計經驗的工程師要了解機器人自動化的特點和機器人本體的應用特點,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過渡到機器人自動化的應用思維。
以機器人為中心的計劃自動化
機器人本身就是一個標準設備,它最大的優勢就是穩定性。就像氣缸和減速電機一樣,可以在不知道其內部結構的情況下成功集成到自動化設計中。
缺點是機器人比非標準設備貴。但一個機器人通過合理分配動作節拍,可以完成兩個、三個甚至更多非標準設計專用設備的功能。
用一個機器人代替多架專機的成本,不僅會使項目的整體成本不至于太貴,而且在安裝調試階段還會為非標設計耗費更多的調試人力,在試運行階段還要承擔更多的調整優化任務。據統計,非標自動化為主的項目設計、安裝、調試的人工成本可占項目成本的25%,而機器人自動化為主的項目人工成本可降低1/2甚至2/3。
然而,機器人的穩定性要比非標準設備好得多,這取決于具體設計工程師的經驗。在項目后期(調試、優化、改造階段),企業需要現場“購物”的人員數量大大減少,節省下來的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新項目的設計中。